今年的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中有一项是: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。国家在努力改善生活环境、医疗措施,而落实到我们自身,其实每天好好吃饭也能为身体健康打下基础,努力延长寿命!
很多人可能会说: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,每个人都能“好好吃饭”。但关键是,你真的吃得合理吗?
中国营养学会日前发布的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(2021)》表示,其实我们现在的饮食,存在不少的问题!
动、吃结合,守护健康
东方健康膳食模式
具有东方健康膳食模式特点的江浙沪等江南地区,人群发生超重肥胖、2型糖尿病、代谢综合征和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在全国范围内均处于较低水平。
中国工程院宁光院士总结了该模式膳食的六大特点:
①提倡增加粗粮,减少精米精面;
②推荐植物油,低温烹饪;
③增加白肉,减少红肉,推荐豆制品;
④蔬菜多多益善,保证适量水果;
⑤推荐适量坚果、奶类;
⑥强烈推荐蒸、煮、涮的烹饪方式。
2运动法则
运动是最好的“抗病良药”~而科学的运动需要遵循以下准则:
①强度:运动中,强度的最直观表现就是心率的加快。但心率变化不大没效果;过大,易诱发意外。
建议运动的心率公式是(220-年龄) (60%~85%)。
②频率:运动需要频率,持续的反复刺激才会有效果。也就是说,反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一般情况下每周至少要保证三次的运动,每天一次。
③运动时长持续有效的刺激可以保证每次运动的效果。一般来讲,每次要保证60~90分钟的运动。
④上限原则
要将运动的强度、频率、时长三要素组合,以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客观运动能力,过强则形成运动风险。
一般运动时关节不产生疼痛感、酸痛感、不适感;运动后的疲劳感能在第二天消散,则说明运动合理。
⑤避免运动形式过于单一
单一的运动形式容易形成劳损,组合运动更科学,如颈肩腰腿的整体运动,各肌肉关节相互配合,劳逸结合,以防疲劳性损伤。
来源:BTV我是大医生官微
责任编辑:张元(EN003)